2006-01-28

零損耗(Zero Loss)

初學物理,發覺世界不完美,任何能量轉換都會有損耗,知道變壓器有高達百份之九十幾的能量轉換效率而雀躍;後來學熱流體力學知道一般的熱轉換效率奇低又學得很失落!

我是一完美主義者,覺得損耗是一大逆不道之事,是世界不完美之表現。(更甚者,所有損耗最終會成為無用的熱能而令世界回歸混沌Chaos!)

不過,後來聽到一個故事:有一農夫每天擔水,但他的兩個水桶都漏水,旁人都笑他浪費氣力。他就指著路旁,原來他每天擔水走過的路,兩旁都長滿了美麗的花朵,這都是農夫每天「不覺意」灌溉的成果!這故事的道理是某一方面的損耗可能是另一方面的功能。

我們可以說疾病是生物的損耗(浪費了活動時間,令身體不適等)。但是原來生物需要病過才能產生抗體來防止以後的疾病;同樣,小孩需要逆境來鍛鍊成長。

這是否說明大自然是很殘酷的?

2006-01-05

交易成本

有投資股票的朋友都知道買賣股票需要很多雜費 ─ 經紀費,政府稅,存倉費等。雖然費用只佔總投資額很少份數,但如果你是一個Frequent Trader,有時都很「肉痛」。

雖然肉痛,但以前想:人家提供服務,要收少少費用是理所當然!後來學經濟聽過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,而其中一絛重要的條件是「沒有交易成本」。我充就突然覺得原來此為一大是大非的問題!

讀過張五常的《賣桔者言》,知道張教授也討論過此問題,不過我未有機會拜讀他在此問題的作品。不過交易成本使我聯想到中學時代在物理科學過的Friction(摩擦力)。第一印象是摩擦力是個大壞蛋,它幾乎使我們錯誤理解牛頓第一定理。但當老師問:「摩擦力有甚麼用途,如果世上沒有摩擦力會怎樣?」我便又覺得它不是一個大壞蛋。

大學在電子課學過hysteresis(磁滯),又似乎領悟多一些...

當外在因素常變,(變幻原是永恆LA!)沒有交易成本、摩擦力等這些阻礙,令系統「即時」到達平衡點(equilibrium point),世界是否更美好?

大自然本身就有些「反」因素,那麼區區少少的股票交易成本又算甚麼,但是我始終想交易成本可愈低愈好,因我是付出者罷了!

2006-01-04

「政治」與「經濟」

這又是另一嚴肅的話題,不過我只是輕輕談談罷了。我本身是個理科生,所以一直未正式在學校接觸過政治和經濟兩學科。不過年紀稍為大些後,(不是很老罷了!)開始留意政治,而較早時亦在HKUSPACE上了幾課經濟。所以現在開始對兩科也有少許認識。

政治是「眾人之事」。人是群體動物,所以只要是有多過一個人的地方,就有政治。現代社會比較文明,我們可以用開明一些的政治制度去管治人民,不過哪一種政治制度較好(或較適合:用政治家的口吻)就往往引起不少討論或紛爭。

如果人類是homogeneous(我意思是每個人都一模一樣),那麼政治是很簡單;不過人類是heterogeneous,有些人生產能力高些,有些人學習能力高些,有些人語言能力好,有些人只懂自己想想想。每個人都有一些不同的想法,有些人想不勞而獲,有些人想拯救眾生。但人與人生活在一起,總有理念是一致的,政治就是求大同去將協同效應極大化,而存小異去保留人類的heterogeneousness(這樣很重要,否則當世界有突變時,物種的homogeneousness很容易被大自然消滅)。雖然社會效率會因小異而降低,不過人應有此胸襟!

一直以來,不明為甚麼經濟會和政治連在一起。上過經濟課後,知道經濟是關於社會資源的分配時,恍然大悟。有關共產主義和資本主義的討論,令我想到理想和現實的問題。我以往比較喜歡物理,因世界可用一個完美的模型可描述;而在工程世界中,世界的不完美令人煩擾!(我是否一全美主義者?)不過,年紀大了,開始接受現實(化了?),開始接受不完美。

也談「公平」

今年WTO會議其中一個話題是「公平貿易」。公平這詞又在腦海浮現。何謂公平?我記得小學的運動會有「分齡賽」,那時我想同年紀就是公平了。但有些發育得早的同學會高個子些,運動起來也比較有優勢。那麼是否分重量或分高度又會公平些?究竟何謂公平?

其實如果社會只得一個人(這句子本身語法錯誤),就不會有公平這問題。當大家要分享一些資源或榮耀時,如何合理分配才會有所謂公平問題。另一例子是公共交通工具的費用,應該用人頭(這是最常用的,因人罕有兩個頭),還是用乘客的平均時間收入(那麼李家誠要付多些)來計算呢?

如果我們用成本來計算價格(雖然經濟學上這並不成立),理論上我們可找到一個比較客觀的標準(如重量或體積來計算運輸成本),不過社會上人們會討論公共資源「公平」分配原則,是否富者愈富或歧視某一群體(如肥人)等。

我在想,國際貿易就飲像是一場無分重量的拳賽。富國如強壯的拳手,貧窮國家如孱弱的參賽者。強國說一比一是公平;弱國說起碼要分重量(或者可多個輕量級拳手聯手對付一個重量級拳手),可笑是這場拳賽跟本沒有裁判!

2006-01-02

「無限」與「有限」

我身平第一編的Blog,選用了此話題,可能是比較嚴肅一點,不過這意念一直在我腦中盤旋了不少日子!

我非常記得清楚在中一,老師教 Straght Line 和 Line Segment 的分別,(n年前了,不知現在仍有否此課題?)前者只是一個概念,直線理論上是伸展至無限遠,現實並不存在;反之後者線段只在直線中選取兩點,是一個有限但實在的,例如一條垂直的吊鏈。(雖然我們仍可討論吊鏈是否真的絕對直,不過此又是另一更深奧「理想與現實」的問題了。)

中一初次接觸了「無限」的概念時,有點興奮,有點新鮮。不過,後來發覺原來人本性上一直嚮往著無限,以下試列出數個例子:

(1)生理的生命是有限的,不過大部份宗教都探討無限生命的延續;

(2)會計學上,有 Going Concern Assumption (或 Continuity Assumption),用以說明雖然為了
報告上的需要,會計師會將公司的財務數據,人為地分割於不同的會計年度,不過我們仍假設公司是永遠存在的!

(3)相框是有限的,不過學過攝影的朋友都知道,看相的人會聯想出相框以外的東西,所以如果 Model的眼是望左邊時,相片要在左邊留有較多的空間讓觀相者作出聯想。另外那些所謂 Point of Infinity 更加在2D相片上加上第三維的無限伸展!

(4)色情(或美學?)上,大家都知赤裸裸的肉照是毫無美感。但是如果加上一些雪紡,若隱若現的肌膚反而令人作出無限的遐想…

夠罷,以上例子中,究竟是人將無限的東西人為地分割成n份有限的 Segments 方便處理,還是世界上跟本沒有「無限」,而只是人腦中無痴的追求罷了!